水国叶黄时,洞庭霜落夜。行舟闻商估,宿在枫林下。
此地送君还,茫茫似梦间。后期知几日,前路转多山。
巫峡通湘浦,迢迢隔云雨。天晴见海樯,月落闻津鼓。
人老自多愁,水深难急流。清宵歌一曲,白首对汀洲。
与君桂阳别,令君岳阳待。后事忽差池,前期日空在。
木落雁嗷嗷,洞庭波浪高。远山云似盖,极浦树如毫。
朝发能几里,暮来风又起。如何两处愁,皆在孤舟里。
昨夜天月明,长川寒且清。菊花开欲尽,荠菜拍来生。
下江帆势速,五两遥相逐。欲问去时人,知投何处宿。
空令猿啸时,泣对湘潭竹。
杂曲歌辞。古别离二首。唐代。李端。 水国叶黄时,洞庭霜落夜。行舟闻商估,宿在枫林下。此地送君还,茫茫似梦间。后期知几日,前路转多山。巫峡通湘浦,迢迢隔云雨。天晴见海樯,月落闻津鼓。人老自多愁,水深难急流。清宵歌一曲,白首对汀洲。与君桂阳别,令君岳阳待。后事忽差池,前期日空在。木落雁嗷嗷,洞庭波浪高。远山云似盖,极浦树如毫。朝发能几里,暮来风又起。如何两处愁,皆在孤舟里。昨夜天月明,长川寒且清。菊花开欲尽,荠菜拍来生。下江帆势速,五两遥相逐。欲问去时人,知投何处宿。空令猿啸时,泣对湘潭竹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...
李端。 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蟠桃歌次李文正公韵寿邵二泉母。明代。林俊。 海山屈蟠树如织,宝瓮金茎露犹滴。一度春风一度花,如此风光那会得。武陵天台云锦堆,禹粮尧韭同苍苔。伐毛洗髓即年岁,对花食实能几回。神仙中物世空羡,方朔三偷眼曾见。春卿春色天上来,寿堂寿酒当花面。远览近周不作难,却看八座随清欢。晋国诏书下存问,许并张家福寿看。
天津感事二十六首。宋代。邵雍。 人言垂钓辩浮沉,辩著浮沉用意深。吾耻不为知害性,等闲轻动望鱼心。
贺王郎季辅新补博士弟子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诸生鲁国受经初,标格王郎玉不如。倚马旧传文考赋,笼鹅雅学右军书。家声此日标琼树,世业当年论石渠。手泽应须开万卷,早怀三荣诣公车。
送李少宾赴举。唐代。皎然。 岂谓江南别,心如塞上行。苦云摇阵色,乱木搅秋声。周谷雨未散,汉河流尚横。春司迟尔策,方用静妖兵。
咏伪郑遗事。宋代。陈昂。 片石能容百万人,天遗图谶应南闽。也知中国全归汉,妄托仙源可避秦。荒岛畬田登版籍,土酋番族杂流民。开荒绝胜田横岛,易世相传尚不臣。
苦雨再柬羽甫兄并书所感。明代。李之世。 雨歇还复注,园庐恒暝阴。空阶行药遍,芳草闭门深。计口权留鹤,算囊欲卖琴。生涯随分过,不羡披裘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