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才不鼓琴,良为知音撤。
渊明琴无弦,荆扉昼常闭。
吾道传沧洲,初不待识别。
叔孙志谐俗,礼乐用绵蕝。
子陵持正论,阿庚腰领绝。
宁可负凿方,枉尺未应屑。
郊居本寂寞,况乃生计拙。
食指日益敏,资用时告竭。
客至坐无毡,窃与郑公埒。
天随拾杞菊,焉能餍餔餟。
平生所厚人,过门或电制,
尝闻贵易交,一命已变节。
包苴既无鱼,裋褐倦造谒。
阔远故人书,谁复访衰苶。
有焰手可炙,其如火不热。
闻酸蚋必聚,其如醯不冽。
向来出肺肝,生死语虚设。
醇风恣浇漓,仁义从荡灭。
江湖足相忘,何苦怨离别。
黄君忘年友,岁寒我辈列。
抗志忌诡随,讲究亦可悦。
高堂甘旨奉,敢以贫故阙。
姑从敩学半,俯首栖林樾。
近枉寄赠篇,用意尤清切。
似闻於易道,琅诵口不辍。
顾惭泽畔癯,韦编老披阅。
未达言外意,搔首漫卼臲。
三圣日星垂,墙仞靡容瞥。
动静本自然,发明赖前哲。
屈伸相感触,至理甚昭晰。
泰反复于隍,而顺出自穴。
机缄默循环,勿用腾口说。
寒泉终可食,但贵井常渫。
正乏双南金,报称愧灭裂。
见许惠然来,谅不出良月。
莫学王子猷,兴尽江天雪。
酬令裕见寄之什。宋代。李吕。 伯才不鼓琴,良为知音撤。渊明琴无弦,荆扉昼常闭。吾道传沧洲,初不待识别。叔孙志谐俗,礼乐用绵蕝。子陵持正论,阿庚腰领绝。宁可负凿方,枉尺未应屑。郊居本寂寞,况乃生计拙。食指日益敏,资用时告竭。客至坐无毡,窃与郑公埒。天随拾杞菊,焉能餍餔餟。平生所厚人,过门或电制,尝闻贵易交,一命已变节。包苴既无鱼,裋褐倦造谒。阔远故人书,谁复访衰苶。有焰手可炙,其如火不热。闻酸蚋必聚,其如醯不冽。向来出肺肝,生死语虚设。醇风恣浇漓,仁义从荡灭。江湖足相忘,何苦怨离别。黄君忘年友,岁寒我辈列。抗志忌诡随,讲究亦可悦。高堂甘旨奉,敢以贫故阙。姑从敩学半,俯首栖林樾。近枉寄赠篇,用意尤清切。似闻於易道,琅诵口不辍。顾惭泽畔癯,韦编老披阅。未达言外意,搔首漫卼臲。三圣日星垂,墙仞靡容瞥。动静本自然,发明赖前哲。屈伸相感触,至理甚昭晰。泰反复于隍,而顺出自穴。机缄默循环,勿用腾口说。寒泉终可食,但贵井常渫。正乏双南金,报称愧灭裂。见许惠然来,谅不出良月。莫学王子猷,兴尽江天雪。
李吕,字滨老,一字东老,邵武军光泽人。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,卒于宁宗庆元四年,年七十七岁。端庄自重,记诵过人。年四十,即弃科举。好治易,尤留意通鉴。教人循循善诱,常聚族百人,昕夕击鼓,聚众致礼享堂,不以寒暑废。吕著有《澹轩集》十五卷,《国史经籍志》传于世。 ...
李吕。 李吕,字滨老,一字东老,邵武军光泽人。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,卒于宁宗庆元四年,年七十七岁。端庄自重,记诵过人。年四十,即弃科举。好治易,尤留意通鉴。教人循循善诱,常聚族百人,昕夕击鼓,聚众致礼享堂,不以寒暑废。吕著有《澹轩集》十五卷,《国史经籍志》传于世。
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。唐代。长孙正隐。 薄晚啸游人,车马乱驱尘。月光三五夜,灯焰一重春。烟云迷北阙,箫管识南邻。洛城终不闭,更出小平津。
渔家傲 一首李公求。金朝。王哲。 圣老子元姓李。今正是遗风起。向他方求出离。明位。从坎暗清凉地。便施仁兼富义。还略叙闲中意。内无心真活计。分美。都水火须交济。
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。宋代。方岳。 肮脏自山林,伊优自朝市。是耶其非欤,一笑付图史。纷华勿与战,深沟闭坚垒。岁月曾几何,折北俱披靡。问君胡能然,待以不争耳。北山有微行,聊足屣吾履。未莎者维菊,未棘者维杞。撷之复湘之,寒绿冰人齿。秋声在树间,饷我一睡美。谁其惊周公,山鸟亦逝矣。
生辰谢邵广文惠惠仁者寿赋。宋代。张栻。 左弧念当辰,藐此卧岁晚。重云不予荫,敢望滋九畹。南邻有良朋,繁质快瓴建。进道方骎骎,吐辞看衮衮。妙语极吹嘘,至理属关键。嗟予澹泊好,学植自穮蔉。岂能益涓埃,感子意缱绻。昭然隐微中,当念仁岂远。起知妙乾体,实理践坤简。大易乃在我,亘古当一本。期君得真传,永以息邪遁。